豫剧《石壕吏》上演 传统文化成戏曲创新之源
豫剧《石壕吏》剧照。中国戏曲学院供图
中新网北京11月15日电 (记者 马海燕)豫剧《石壕吏》15日晚在北京展演。用豫剧的方式演绎杜甫“三吏三别”中的名篇,既让人看懂了,又让人耳目一新。
该剧取材于杜甫同名诗歌《石壕吏》,将杜甫的旁观视角与汪三郎一家的悲惨命运设置为两条线,由新婚别离、战场埋尸、无字家书与送信四场组成。剧中杜甫忧国忧民、心怀天下的诗人形象、老翁老妪一家的农民形象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这部由中国戏曲学院“研究生跨系部联合创作剧目”艺术实践平台推出的优秀原创剧目,选择用豫剧方式呈现的原因是杜甫出生在河南巩义,《石壕吏》的故事发生在中原大地,豫剧恢弘大气、阳刚质朴的气质与《石壕吏》相契合,奠定了该剧厚重深沉的基调。
作为中国戏曲学院的品牌活动,“研究生跨系部联合创作剧目”这一艺术实践平台推出了大量优秀原创剧目,也产生了一批获得多项荣誉的优秀剧目。2020年经过剧本评审和剧目答辩,最终评出京剧《荆轲》、京剧《硕鼠》、豫剧《石壕吏》、豫剧《秀才与妻》、越剧《小谢与陶望三》、晋剧《陈碧娘》、京剧《四维往事》和吕剧《独步行吟》等8部作品。
豫剧《石壕吏》剧照。中国戏曲学院供图
这些剧目都取材于中国传统文化题材,又追求传统戏曲基础上的创新。如豫剧《石壕吏》作为小剧场小戏,在时空的设置上采用倒叙的叙事手法,以两个时空相互交叉的形式讲述故事;《硕鼠》取材于《诗经》中的《国风·魏风·硕鼠》篇,整部戏在“反对剥削、向往乐土”的传统题材之上融入了喜剧色彩与现代文化元素。
这些剧目将陆续登上表演舞台,接受观众检验。据悉,这些剧目每个建组时间都长达一年半以上,以走市场化发展为目标,真正实现戏曲的创造性转化。
中国戏曲学院副院长冉常建表示,“研究生跨系部联合创作剧目”这一平台是中国戏曲学院教学、科研、创作、实践四位一体的平台,老师在同学的创排过程中感受到新一代学生的新思维、新想法,师生之间教学相长,这一平台也随着学生的成长而不断完善,在继承传统上守正创新,切实为戏曲的传承、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