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文联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艺评论 > 详情

灼眼的“血花”——欧阳黔森短篇地质小说《血花》读后感

贵州省文联网 | 2021-07-23 10:36

山里的雪,纷纷扬扬,越下越大。

地质分队驾驶员杨师傅的心,也越来越紧;他担心大雪封山,收队回家的车出不去... ...

其实,分队钻探任务早已完成,早一点收队下山,就不会遇上这样恶劣的天气。但是,分队为了超额完成任务,就多打了一个钻孔,这样,收队的时间便抵拢了年关。

杨师傅冒着风雪,作了下山该做的一切准备工作:车辆检查、架杆、搭蓬,甚至连在蓬杆上栓吊绳这样细小的事,他都考虑到了。

他知道,今天是年三十,大伙的心早已飞到了家里,期待着那一顿盼了很久的团圆饭。

大伙捆绑好的行李,一件件从工棚里搬出来,堆在地上,就等装车出发;天空中的飞雪,似乎并不能影响人们回家的迫切心情。

杨师傅也希望早一点动身,凭他的经验,只要在雪凌封住老岭山以前赶过去,就没事了。

然而此刻,分队长敲开了他的车窗,说其他驾驶员都不敢上路,为了大家的安全,今年只能在山上过年了。

杨师傅下了车,分队却炸开了锅:大伙为又不能回家过年而与分队长大吵起来!

杨师傅听着大伙满腔怨气的争辩,分队长无可奈何的解释,内心十分纠结,他又何尝不想回家,与家人团圆?于是,杨师傅便一根接一根地抽烟,以平复自己矛盾的心情。

分队长被大伙吵得没有办法,说要去为大家买猪过年,便一走了之。可大家谁也不愿将行李往回拿,大伙的目光便集中到了杨师傅的身上,似乎这是大家能否回家过年的最后希望。

此时的杨师傅,成为聚光的焦点。沉思良久,杨师傅那颗矛盾的心,仿佛被大伙焦急的目光点燃了:当杨师傅将手里第十二支烟头一甩,竟从牙缝里咬出一个字:“走!”... ...

这便是欧阳黔森短篇地质小说《血花》的主要故事情节。

其实,这一切,都是整个悲壮和悲凉故事的铺垫与序章。

最后,作者出人意料地用一首悲哀而优伤的诗,揭示了小说的结局和主题:大雪封山,车辆失控,为避免坠崖,杨师傅毅然向山壁撞去,牺牲自己,保全了大家!

——山崖上那灼眼的“血花”,痛在了人们的心里。

... ...

《血花》的故事,是真实而充满善意的。她是地质生活与工作的生动写照,活现了地质分队职工的真实性与现场感;

《血花》的人物,是平凡而不失伟大的。不论杨师傅、分队长、还是罗老三,他们都是性格鲜明的地质队员人物形象;

《血花》的创作,是浪漫而富有诗意的。她用虚实结合的高超艺术手法,将一个悲剧事件写得令人回味无穷、欲罢不能 ... ...

是的,《血花》,这朵灼眼的“血花”,不仅灼痛了那一车死里逃生人的眼,也灼痛了读者们的心!

总而言之,《血花》从故事构思、语言叙述、场景描写、细节刻画、人物塑造、主题提炼等方面,堪称地质小说创作的经典与代表之作,值得地质文学爱好者仔细研读,学习借鉴!


陈跃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