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潮乐经典 广东汕头纪念潮州音乐宗师洪沛臣
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22日举办纪念潮州音乐宗师洪沛臣座谈会,研究中心和潮乐届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共同探讨潮乐经典传承及发展。
潮州音乐源于当地民歌、小调,内涵丰富,品种繁多,广泛流行于海内外潮汕籍华侨聚集地。潮州音乐作为一种乐种,涵盖“气、曲、谱、律、人”五个元素。洪沛臣是潮州细乐的奠基人,是十八世纪中叶到十九世纪初的潮州音乐风云人物,足迹踏遍国内外,泰国、新加坡及中南半岛。
根据辜质发修订的传承表,洪沛臣有六大高徒:王泽如(潮州)、丁鸿业(揭阳)、郑映梅(泰国)、黄稚威(庵埠)、陈子粟(新加坡)等。洪沛臣编作的细乐合奏大曲《南·胡笳十八拍》成为潮州细乐的代表性曲目。洪沛臣编创潮乐曲目若干,对潮乐有独到的见解和造诣。
据介绍,自1998年开始,汕头市艺术研究室根据《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广东卷·潮州音乐》和《潮州市音乐志》提供的资料汇集进行编写《潮州音乐人物传略》,记载人物共391人中,郑映梅和洪沛臣这两位重量级人物记载不详、肖像缺失。
举办方介绍,洪沛臣肖像的找寻过程历经多年,辗转多次,最终以绘画的形式完成。自2006年起到2015年止的十年间,通过与洪沛臣学生郑映梅的孙辈郑洪钟的多次交谈,最终促成郑映梅相关音乐资料整理收集。在郑映梅先生资料整理过程中,找到了洪沛臣孙辈的线索,找到洪沛臣孙女洪淑君。通过洪淑君提供的洪氏家族的详细情况,并由多位孙辈共同回忆、描述,最终绘成洪沛臣肖像。
此次活动,首次展示绘画完成的洪沛臣肖像。
潮州音乐是潮汕文化不可分割的历史文化遗产,其鲜明的地方特色,是万千潮汕籍侨乡所念、所系,是中国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需要纪念与传承,也需要在此基础上发展和宣扬。
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称,希望潮乐届年轻血液,坚守潮乐传统经典,深挖学习潮乐历史文化背景,建立起潮乐学习的联合平台,寻根追祖,立根扎牢,在追随历史文化背景的同时,吸引更多对潮乐感兴趣的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