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文联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联动态 > 详情

长篇小说《莫道君行早》的审美价值取向

贵州省文联 | 2023-04-07 11:40

欧阳黔森的长篇新作《莫道君行早》以文学的力量触摸新时代,放歌新时代,以精到的笔法生动描绘了新时代的“山乡巨变”,全景式史诗般展现了脱贫攻坚这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工程。不仅为我们构筑了一幅新时代乡村生活的精神图谱,也谱写了一曲武陵山腹地人民摆脱贫困的脱贫壮歌。我们可从时代脉搏、人民情怀、精神高标、借诗点睛四个维度来探究一下这部作品的审美价值取向。

——时代脉搏。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任何一个时代的经典文艺作品,都是那个时代社会生活和精神的写照,都具有那个时代的烙印和特征。”新时代是中国大繁荣大发展的时代,也是文艺大有可为的时代,反映时代是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欧阳黔森作为一名长期扎根基层,经常与农民“打交道”的一线作家,他能准确地把握到时代脉搏,聆听到时代声音,并从当代中国的伟大创造中发现创作的主题、捕捉创作的灵感,创作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和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莫道君行早》就是一部紧跟时代步伐、反映时代生活、凝聚时代精神、引领时代之风的精品力作,曾入选由中国作协组织实施的“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小说落笔于武陵山脉腹地的碧江县紫云镇的千年村、花开村、红岩村,讲述了基层干部和百姓在党的引领下不断探索进取,逐步摆脱深度贫困,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故事,以宏大的历史视角呈现了“中国减贫史上的贵州奇迹”,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脱贫攻坚这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工程,以及在这场伟大实践中的国家意志与人民力量。正如麻青蒿在潘宏梁的家宴中所说:“今天,我想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在将来,我们有底气和自信,毫无愧色地告诉我们的子孙,我们共同见证、参与了脱贫攻坚这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工程。”

——人民情怀。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古今中外那些有成就的作家艺术家,一定都是心系人民、深入人民、书写人民的,那些生命长青的文艺作品,也一定都充满着对人民命运的悲悯、对人民悲欢的关切。欧阳黔森生于贵州长于贵州,长期奔波于贵州的山山水水之间,对底层人民有着深厚的情怀。正如他在《江山如此多娇》中坦言:“我常行走在云贵高原云盘山东延的地带,这里万峰成林、云雾缭绕,神奇而美丽。这里是我的故乡,是我的出生地。人生最美好的时光莫过于青少年时期,那些青春时期的梦想和记忆,化作促使我不断回到故乡、行走在故乡的情怀。”正是凭着他对家乡的深厚情感,以及他身上肩负着的努力反映贵州民生民情以及民众呼声的初心使命,他才长期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写出了一部又一部感人至深的精品力作。决定写脱贫攻坚题材后,他又长年奔波于贵州的群山万壑之间,无惧道路崎岖、山高路远,深入实地采访了贵州当地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战役。正因为作者有经历“险峰”的勇气和投入,才亲眼见证了中国这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脱贫攻坚战中的“无限风光”。正因为作者充满着对人民命运的悲悯、对人民悲欢的关切,才能以精湛的艺术创作出了《莫道君行早》这部饱含人民情怀的优秀作品。

——精神高标。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举精神之旗,立精神之柱,建精神家园,都离不开文艺。文艺的思想和价值观念是灵魂,一切艺术表现形式都是表达一定思想和价值观念的载体。离开了一定思想和价值观念,再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也是苍白无力的。好的文艺作品就应该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能够扫除颓废萎靡之风,让人们在文艺作品中感悟到信仰之美和崇高之美。欧阳黔森的《莫道君行早》聚焦贵州紫云镇上三个典型的贫困村,以宏阔的视野展现了贫困乡村从“千年不开花”到“花开一千年”的历史性巨变,以细致的描绘勾勒了贵州人民为了战胜贫困那些最激动人心的壮丽画卷和最动人心魄的精神气质,以具象的笔墨谱写了一部武陵山腹地人民立志摆脱贫困、奔向小康的脱贫壮歌。在一百年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用坚如磐石的革命意志,铸就了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等一系列伟大精神。以龙险峰、麻青嵩、石松涛、潘宏梁、肖百合、陈国栋、张学勤等为代表的一批基层干部,在脱贫攻坚这场伟大实践中锻造形成的脱贫攻坚精神,是一个时代的精神标高。它不仅构筑了新时代乡村的精神图谱,也必将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中的不朽篇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丰厚的精神滋养。

——借诗点睛。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好的标题会使作品活色生香。欧阳黔森从小就十分喜欢读古诗,深受古典诗词的熏染,早年也是以诗人身份步入文坛的,曾写过《高原梦》《血花》《勋章》《勘探队员之歌》等洋溢着英雄主义特质的诗作。他青年时期满山找矿、风餐露宿的地质人的生活体验,铸就了他崇尚崇高、乐观无畏的人生信念,因而毛泽东豪情万丈的诗词容易与他在精神空间上产生共鸣。欧阳黔森对标题的精心营构,其鲜明特征就是化用古诗词,特别是善于运用毛泽东的诗词来赋予标题的诗情画意,借用其诗句来画龙点睛,到达“四两拨千斤”的艺术效果。此前的《雄关漫道》《看万山红遍》《江山如此多娇》等标题的化用,均是如此。在《莫道君行早》的创作上,欧阳黔森再一次以毛主席的诗词为书名。小说以此作为题名,非常贴切且寓意深广。一是在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上,今日为脱贫而战的我们还不敢自称“行早”,因为一直都一代又一代有更早的“早行人”;二是在这场伟大的脱贫攻坚战中,我们永远不能说自己已经拿出十分的努力,因为始终有着比我们更努力的人。此外,作者还特意把毛泽东的词作《清平乐·会昌》中的上半阙“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作为全书的结束语。这不仅为小说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呼应了小说主题,也因这半阙词恰好契合了作品的故事内容和人物的精神内核,为小说增添了不少诗情画意与浪漫情怀。


作者 | 孙向阳
铜仁学院人文学院教授、博士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