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中国戏剧小梅花人才培养与发展研讨会”综述
7月21日上午,由中国戏剧家协会、安庆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戏剧》编辑部、黄冈市文化和旅游局承办,黄冈艺术学校执行的第二届“中国戏剧小梅花人才培养与发展研讨会”在湖北省黄冈市隆重召开。
文化乃强国建设之指引,少年乃民族复兴之根本。在我国文学艺术界深入学习和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的文艺方针,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推动文艺事业进一步大发展和大繁荣之际,本届研讨会作为“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旨在全面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探讨如何传承发展中华传统戏曲文化,深化对“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的规律性认识,进一步做好“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大力推进中国戏剧艺术的传承与普及,为戏曲艺术的人才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为促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陈涌泉 中国剧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
柳 萍 中国剧协副主席、秦腔表演艺术家、二度梅花奖获得者
王春梅 中国剧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
王之茵 中国文联戏剧艺术中心副主任
中国剧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陈涌泉,中国剧协副主席、秦腔表演艺术家、二度梅花奖获得者柳萍,中国剧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王春梅,中国文联戏剧艺术中心副主任王之茵出席会议。参加会议的还有中国剧协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全国省级剧协负责同志和媒体记者。研讨会针对“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及中国戏曲少儿传承普及工作讲体会、谈经验、提意见,展开了深入的探讨与交流。会议由王春梅同志主持。
武雪梅__辽宁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
戏剧不是文化“快餐”,一招一式都凝结着心血和汗水,青少年戏剧人才的培养和戏剧精品的打造过程,归根结底是要把青少年的戏剧学习成果,转化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展现中国形象、表达中国智慧的生动舞台实践。我们可以根据中小学戏曲教育与课外文艺活动实际需求,引导组织行业专家与相关学校共同创排一批具有较高艺术水准的改编传统戏和原创小戏,用丰富的戏剧实践,贴合青少年的人才培养方向,以艺术精品,润物无声地让我们的孩子,感受到中国戏剧艺术中蕴含的智慧和筋骨,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进而主动投入到戏剧传承中。
顾坚核__上海剧协驻会副主席、秘书长
面对新的时代发展需求,“小梅花”不仅肩负着培养戏剧新苗的重任,也承载着培育观众的使命,为此可以做一些新的探索:一是适当扩大参评范围,歌剧、舞剧、音乐剧、杂技剧等剧种均可参评,吸引更多关注;二是利用寒暑假两季,通过系列活动,不断加强区域间的交流互动;三是借助“小梅花”的影响力,通过专家多方的呼吁,为少儿戏剧人才的成长、升学、就业等方面进行试点,开辟绿色通道,以此来吸引更多青少年去了解和喜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林金洲__广东省剧协专职副主席、广东省文联戏剧电影电视工作部主任
多年来,广东省剧协高度重视全省戏剧人才的培养发掘。以活动平台为抓手,努力打造“少儿戏剧小梅花荟萃活动”人才培养生态链条。通过活动,为他们提供展示平台、艺术引领、推广宣传,为其匹配艺术资源和发展机会,帮助他们完成从少儿戏曲爱好者到优秀戏曲工作者的蜕变。从近几年广东戏剧界人才辈出的态势来看,省剧协打造的“人才生态链”起到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小梅花荟萃活动的影响力不断增强,带动了更多的少年儿童加入传统戏剧文化的学习,从而形成了戏剧人才培养梯队正向、良性的循环。广东省戏剧教育正步入一条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谢丽泓__浙江剧协副主席、秘书长
浙江少儿戏曲活动历时较早,且与中国戏剧小梅花活动有着深厚的渊源,1998年“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在浙江举办第二届活动并确立名称。2016年为了配套,浙江设立了“浙江少儿戏曲小金桂荟萃”,由于活动起步早,宣传推广到位,各地市越来越重视,配套和师资情况都不断得到完善,浙江戏曲小金桂的影响力在不断扩大。全省各地市也逐步配套成立“小兰花”“小丹桂”等自己的品牌,出现了遍地开花的可喜局面。中国戏曲小梅花进入芳华,现在推出了各种新的模式和活动,为我们提供了可借鉴的举措。
吴大忠__江苏省剧协副主席、副秘书
我省“小梅花”人才发展,主要包括专业院校和业余培训两部分。目前我省戏曲中职院校中,地方戏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远高于京昆专业。业余培训重点介绍3家单位:宿迁市第一实验小学成立了孝慈少儿京剧艺术团,选拔30多名素质优秀的学生来学习京剧艺术,独立编班。做到文化课和京剧训练两不误。南京市秦淮区小梅花青年越剧艺术团是一家民间职业剧团,2011年成立小花班,截止到2022年共有11个学生获得了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称号。苏州吴韵少儿艺术团是由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主管、民政局注册登记的民办非企业性质的少年艺术表演团体,昆曲传习社学员多次获得“小梅花”和集体节目称号。完善戏曲艺术后备人才培养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多方发力、共同努力,路虽漫长,但未来可期。
宋 辉__湖北省剧协驻会副主席
“小梅花”是湖北省剧协发现和培养校园戏曲“幼苗”人才和作品的重要抓手之一。多年来通过参与该活动,不仅成功推选出一批优秀少儿戏曲人才和作品,而且也有幸见证和伴随了“小梅花”的萌生、成长与日趋完善。面对当下“戏曲进校园”工作的全面拓展,与时俱进的“小梅花”具有更为广泛和深刻的内涵——既关涉少儿戏曲“幼苗”人才的发现、唤醒与激活,又关涉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戏曲通识教育与美育教育等的全方位构建。然而,透过这道靓丽的校园风景线,在“小梅花”深耕校园中存在诸如艺术师资的匮乏和良莠不齐,校园戏曲培训有待科学规范,以及校园戏曲长效生态亟待优化等需要正视的“瓶颈”制约。在此我们非常希望中国剧协在今后能开展针对“小梅花”乃至“戏曲进校园”的系列培训工作,尤其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优势开展区域或剧种资源共享,拓展师资培训方式和路径,让更多在校园“驻守”的老师群体能最大限度受益。
余守英__福建省剧协驻会副主席、秘书长
作为一项朝阳工程,福建省剧协在培育“小梅花”工作上充分发挥专业和组织双优势,积极推动各戏剧院团、表演艺术家凝心聚力,鼓励和扶持剧种传承普及,推动节目创作演出,两年一届举办全省中小学生(少儿)戏剧展演,第四届展演参加人数、作品是首届展演的10.2倍、9.1倍,共计2223名选手、245个作品参评。这既搭建起良好平台,发现众多新苗新秀,也储备了不少新品佳作,推优选能,让“小小水仙花”紧密对接“小梅花”,呈现百花竞放盛景,同时大力推动“八闽戏剧进校园”系列活动广泛开展,4年累计70余场,线上线下相结合,让院团和中小学结对子共建,成立多所福建省戏剧进校园示范教育基地,花香东南,持续夯实艺术传承根基。
杜 林__四川剧协秘书长
四川剧协将从三个方面继续推进“小梅花”相关工作:一是通过筹建公益属性的“四川省戏曲师资资源共享”平台、参与承办四川省川剧传习普及展演活动、拟举办四川省少儿戏曲展演活动等措施,持续扩大四川少儿戏曲传承发展参与人员的数量。二是拟开展全省进校园戏曲普及教育的戏曲教师公益培训和协会内部认证,持续提升四川少儿戏曲剧目质量。三是对应四川省文联的“青苗计划”,制定“小梅花计划”,持续培育四川少儿戏曲拔尖人才方面。通过成熟的机制每年持续培育少儿戏曲人才和剧目,按计划每年滚动遴选优秀少儿戏曲人才参与到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中。
石小军__甘肃省剧协常务副主席
针对目前“小梅花”培养中的普遍问题,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工作:一是持续抓好戏曲进校园活动的质量:以美“诱”人。要引导戏曲工作者对“戏曲进校园”活动抱有敬畏之心,精心准备、全力以赴,杜绝敷衍和懈怠。立争在给孩子观赏的第一场戏曲表演中种下戏曲最美的种子,让戏曲和幼小心灵的初次相遇就能“过电”,为孩子们扣好关于戏曲的“第一粒扣子”;二是加大“小梅花”工作的宣传力度:以理“服”人。充分发挥剧协和文联宣传平台作用并不断拓展宣传渠道和方式,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让更多的人认识到做好戏曲“小梅花”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让全社会重视少儿戏曲教育工作,促进形成推进“小梅花”工作的强大合力;三是剧协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以教“育”人。为孩子找老师,为老师找孩子,让真正有情怀的戏曲教育机构和教育工作者有人可教、有劲可使;也使真正热爱戏曲的孩子有学可上、有师可投;四是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以奖“励”人。逐步探索设立合理的省级“小梅花”少儿戏曲教育培训质量评估机制和奖励机制,对成绩突出的先进单位、辅导老师和学生进行适当的、必要的奖励,在社会上营造一种你追我赶的“小梅花”培训生动局面;五是和有关院团联合进行戏曲优秀人才推荐:以业“留”人。利用省剧协联系广大戏曲院团的优势,对获得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奖励和省级奖励的优秀小演员向全省知名戏曲院团进行推荐,为他们找到心仪的就业岗位提供帮助。
秦 宏__黑龙江省剧协负责人
黑龙江剧协积极推选了一大批优秀少儿人才和作品从龙江走向全国,不断吸引更多“龙江小梅”爱上传统戏曲文化,并向戏曲传承专业道路上不断输送人才。近年来,从优化活动评选机制、拓宽展演宣传渠道、建立双向培养模式等方面不断创新活动形式,赓续培养后备人才。当前,新时期戏曲小梅花人才培养方面的建议如下:一是要树立长远的发展战略。“小梅花荟萃”活动发展是传统戏曲事业发展的有益传承路径,需要长期坚持和传承,是一项普惠的青少年戏剧艺术展演形式,组织设计需要与时代同步,不断创新符合新时代的戏曲事业传承发展,需要一代代戏曲人接力创新和完善。二是政策和活动支持要多向边疆省份剧协和地方倾斜,把优秀的少儿戏曲人才培训机构纳入到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培养基地中来,给予专业指导和帮助。
卢 勇__江西省剧协副秘书长
步入新时代的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已然是深受社会各界认可的国家级少儿戏曲艺术最高水平的专业活动,小梅花对于我们秉承“中国梦”,传承好“戏曲梦”,有着重要而积极的意义,这是件功泽当代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伟业的大事。对于在全社会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戏曲艺术的普及和推广教育,对于引导广大的青少年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信念,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吴琼慧__重庆市剧协副秘书长
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现和培育戏曲新苗,重庆市剧协于2017年创办了“重庆市中小学戏曲小梅花展演”,搭建起了中小学生戏曲艺术才华展示平台,每年一届,已成功举办了六届。活动分为区县级展演、市级展演和推优参评“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三个阶段和层次。“重庆市中小学戏曲小梅花展演”是重庆戏曲进校园、进课堂的重要途径,是戏曲在重庆得以传承和发展的“希望工程”,得到了全市教育、文化主管部门和广大中小学师生的大力支持。同时,结合文艺志愿服务开展送戏进校园、举办戏曲基础知识和戏曲鉴赏讲座,组织主席团成员开展五个一“心连心”活动等,努力播撒戏曲的种子,提高少年儿童对戏曲的兴趣和鉴赏能力,强化师资力量,努力促进戏曲艺术的传承和弘扬。
曾 芳__湖南省剧协副秘书长
戏曲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化身,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教育价值,培养青少年对戏曲的了解和喜爱,对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建设共有的精神家园具有积极意义。近年来,湖南省文联、湖南省剧协对我省青少年戏曲人才培养进行了有效探究。一、不断开展戏剧服务活动,弘扬传统文化,普及戏剧知识。2016年起举办“走近经典•戏韵三湘”湖南地方戏剧知识进校园、“戏韵•湖南”名家讲座进校园中大型活动20余场,现场参加人数最多的达到1200余名师生,同步收看直播达18万人次。二、努力扶持和培养戏剧新秀,注重地方戏人才的培养。连续7年举办全省少儿戏曲小梅花选拔展演。三、举办湖南省中小学戏曲进校园成果展示与交流活动。分为专场戏曲晚会、专家学者主题报告、圆桌会议、教学实践成果工作坊、师生戏曲展示课5大板块的内容,来自北京和省内的数10位专家学者,以及全国各地的1000余名教育和戏剧工作者参加活动。四、以赛促研推动戏曲教学研究。从2015年开始,以株洲为实验点,围绕“个个能懂点戏,人人能哼点戏”这一目标,已陆续在全市学校推进“戏曲课堂”,老师们参加戏曲课教学比武,开展戏剧课题研究。
雷琳静__陕西省剧协组联部主任
建议参照“中国戏剧梅花奖艺术团”成立一个“中国戏剧小梅花艺术团”,根据相关活动需要,调集获奖选手参与演出,让获奖的孩子们有更高、更多的平台去展示。对于院团、艺校的演员训练班,中剧协是否可考虑在全国扶持几家优秀典型,设立国字头“戏剧人才培养基地”,不定期派戏剧艺术家进行指导、交流,这样从训练班招生、经费保障、教学质量等方面都会有积极作用。
原紫娟__河南省剧协组联部副主任
如何帮助孩子们扣好感知戏曲的“第一粒扣子”,真正做好“戏曲从娃娃抓起”,从根本上赓续民族艺术薪火,“少儿戏曲小梅花大赛”是河南省剧协工作最为重要的抓手,也是省剧协近年来打造类型齐全、梯队衔接、布局合理的戏剧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一环。以“2023年度河南省少儿戏曲小梅花大赛”为例,该活动有以下六个特点:1.省剧协组织,18地市剧协联动,热在基层。2023年度“小梅花”大赛,省市县剧协自下而上,层层选拔,涵盖多个剧种,体现了大赛的广泛参与度和河南省少儿戏曲的蓬勃力量。2.传承与发展并重,大赛多元化特点凸显参赛剧目丰富多样,有传承也有发展,涌现出一批原创、移植剧目。3.“大梅花”评“小梅花”,传承有序促发展。大赛邀请9位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担任总决赛评委,“大梅花”评“小梅花”提升了活动规格,也书写新时代河南省戏曲文化传承有序,赓续绵延的美好画卷。4.赛事牵引,积极探索“戏曲进校园”深度融合。为让更多青少年了解、感知、参与戏曲,进而喜爱戏曲,自觉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获得思想涵养。5.利用“互联网+”激发戏剧创新活力,促进戏曲艺术广泛传播。6.群众文化成果回馈群众,在服务基层中汲取能量。
梁清果__山东省剧协四级调研员
首先,“小梅花”与戏曲进校园双向促进。针对一些戏曲基础好、底蕴深的地方和学校进行重点辅导培养,使有天赋的戏曲苗子及早被发现和培养,也提升了地方戏曲进校园的积极性。其次,“小梅花”为非遗剧种传承发展提供了机遇。广大非遗剧种传承人通过长期培养孩子,让他们在“小梅花”这个舞台上展现剧种魅力,为非遗剧种的发展壮大积蓄力量。再次,“小梅花”成为戏曲演员最早亮相的舞台。通过各种活动为“小梅花”提供展示平台,一些“小梅花”坚守学戏初心,逐渐成长为专业的戏曲演员,“小梅花”则成为他们成长的摇篮和见证。
王 夔__安徽省剧协副主席、安徽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
这两年在小梅推优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个人节目中,表演京剧(业余组)、黄梅戏(专业组)的小演员居多,表现也比较突出,庐剧、泗州戏、皖南花鼓戏、淮北梆子戏等剧种几乎无人问津;安庆、淮南两地参赛选手多、积极性高,不少地市学习戏曲的少儿匮乏,面临戏剧艺术失传的尴尬局面;师资力量不足,参赛剧目较为集中,且多为传统经典剧目,鲜有近些年的新创剧目。窥一斑而知全豹,这些也是当下安徽戏剧表演人才方面存在的问题。安徽是戏剧大省,下一步,我们还是要利用各方面力量和资源,加大戏剧宣传力度,推动少儿戏曲教学传承基地建设,加强师资力量,全方位挖掘、培养安徽戏剧各剧种表演方面的潜力股、好苗子。
张建雄__海南省剧协副主席
在本届活动中,海南省有一位选手入选终审,我们倍感欣慰,但也深有遗憾,遗憾我省入围的小选手太少了。同时,也反映了我们工作的不足,以及省内少儿戏曲人才的短缺和艺术力量的薄弱。在第25届“小梅花”中,我省获得了3朵“小梅花”的佳绩。但是在第26届,我省却出现了历年来少有的“空白”。近年来,中国戏剧家协会下达的“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的文件通知,我省剧协都积极向各市县剧协、文化部门和艺术学校、各中小学等做了推送、宣传,大力发动各部门选送选手报名参加。
龚 梅__贵州省剧协驻会干部
戏曲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少儿学习戏曲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薪火传承和赓续。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逐渐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我们在做好戏曲传承坚守的同时,还要做好戏曲“好苗子”的挖掘和培养。在实践过程中,以“小梅花”为依托,省剧协牵头由国家级、省级会员助推适合中小学生观赏的优秀剧目、经典地方剧及课本剧进入校园,并指导中小学生参演剧目表演,从表演中感受传统戏剧及地方戏剧的文化艺术魅力,真正做到了“带戏”“送戏”“留戏”进校园,着力培养少年儿童对戏曲的兴趣和爱好。贵州作为多民族聚居地,民族文化多彩绚烂,传统戏剧文化异彩纷呈。我们不仅要传承国粹京剧、越剧、黄梅戏、更应该大力地推进贵州地方戏曲薪火相传,要把我们的黔剧、花灯剧、地戏、傩戏、侗戏、布依戏、苗戏等地方戏曲送进校园,留在校园,让戏曲艺术在校园里绽放,让多彩贵州展现多彩小梅花,实现小梅花们在广阔展演舞台上的各美其美和美美与共。
金 蕊__北京剧协干部
为确保北京地区“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报名、评审工作有序开展,保障高质量、高标准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北京剧协在北京市文联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强化服务保障意识,建立完善推优机制,着眼于建设一个公平公正的评审环境,助力优秀少儿戏曲人才脱颖而出。一、高度重视,加强党组领导,纪检全程监督。北京剧协不断完善工作机制,认真抓好工作落实,市文联党组高度重视,市文联纪委、组联部派员参加评审工作,确保评审的严肃性,保证了评审结果的公正性。二、确立原则,结合实际情况,规范评审程序。北京剧协牢牢把握规范评审流程是根本、把控评选范围是关键、保障评审质量是基础的宗旨,评审内容体现了公平性、艺术性与专业性兼容。三、培根铸魂,坚持首善标准,强化服务保障。北京剧协积极强化服务保障,在整个评审过程中,以“公平、公正、公开”的评审原则完成初审工作,并积极为各位学生、家长、院校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坚持“一剧一议”的细心研究,提供“一事一议”耐心答疑,确保参赛者舒心、安心、放心地参与整个评选活动。
李 蓓__山西省剧协三级主任科员
山西戏曲历史悠久,遗产丰富,是公认的戏曲大省,被誉为“中国戏曲的摇篮”。山西省自1997年“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创办以来,已有250余名“小梅花”称号获得者,获奖人数居全国前列,这些“小梅花”中的大多数现已成长为山西各剧团的骨干中坚力量。一、好生源。优质生源是实现戏曲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为了发掘好苗子,院校通过形式多样的招生方式,优中择优。二、传帮带。山西在“小梅花”活动中取得的优异成绩,离不开“大梅花”及其他教师呕心沥血的付出和培养。三、促合作。艺术学校、院团、高校之间相互合作、无缝衔接式的培养模式,是保证戏曲人才队伍建设的有效探索。四、重兴趣。山西省在戏曲业余学生的培养上,采取了组建专业专家教师团队,编写山西戏曲进校园课本等方式,营造戏曲文化氛围,培养学生学习戏曲的兴趣。
李龙欣__广西剧协办公室主任
广西剧协根据区内各地传统戏曲发展情况,选择一些具备明显条件优势的学校或社区,进行重点扶持,树立标杆,以点带面。南宁市老城区兴宁区有浓厚的戏曲文化传统,广西剧协与南宁市解放路小学合作共建戏曲特色学校,摸索出“一脉络、两依托、三融合”戏曲传承教育的路径。一脉络,就是以邕州传统文化为脉络;两依托,一是依托学校附近的老戏院大力开展研学实践活动,二是依托专业团队丰富资源;三融合,把戏曲教育融合到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建设和课余活动开展当中。柳州市柳城县是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柳城彩调传承基地。2018年,柳城县实验小学让彩调进入校园,在课间操中普及彩调操,邀请专业人士到学校开展彩调唱腔、彩调基本功、彩调经典名段的教学。
杨 洋__吉林省剧协主任科员
吉林省目前戏曲事业发展仍然处在瓶颈期,后继乏人,市场化运营不够,观众培养任重道远。从2018年开始,我们在赛后组织了小梅花巡演团,演出效果非常好,但因为疫情中断了三年,我们计划从明年开始恢复巡演。通过参加小梅花大赛,有相当一部分孩子对戏曲的态度从爱好转化为职业选择。为了扩大覆盖面,我们还将决赛进行了全程在线直播。未来我们将探索搭建更多的展示平台,不断增强我省广大少儿对戏曲艺术的学习兴趣和保护传承意识,展示各地少儿戏曲艺术学习成果,进一步挖掘和培育戏曲表演艺术的新苗,增强我省各个地方少儿戏曲工作的交流与发展。
王怡凝__内蒙古剧协干事
小梅花的评选不仅是一次让孩子们展示自我,检验学习成果的机会,更是一个激励学戏,树立自信的过程。为了能更好地培养戏曲接班人,解决戏曲发展困境,未来要争取更多人关注戏曲发展、投身戏曲事业。内蒙古剧协将建立长效机制,推进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体系化建设,注重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老艺术家传帮带的教学方式,挖掘孩子潜能,培养学习兴趣,打好专业基础,增强内蒙古戏曲的发展后劲,为弘扬和传承中华戏曲文化贡献力量。加大对少儿戏曲培养力度,以抓功底、抓专业、抓素质为原则,组织举办校园戏剧节,解决戏曲演员缺失的现实问题。搭建少儿戏曲发展桥梁,加强与市场对接。扩大已有戏曲学校、兴趣班的办学规模,提高影响力和名气,通过联合搭建展演平台,多角度创新培养方式,为喜爱戏曲的孩子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资源。
最后,中国剧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陈涌泉对出席本届小梅花活动的各省剧协同志们表示了热烈欢迎,向长期以来为推动少儿戏曲事业的发展辛勤施肥浇水、培育小梅花靓丽绽放的园丁们表示了最诚挚的谢意。他强调,各位戏剧工作者尤其是青年人,都是各省剧协的中坚力量,也是未来中国戏剧事业发展的希望。各省市在工作中取得的不凡成绩,对中国剧协做好下一步小梅花活动很有启发性,有助于共同描绘“小梅花”活动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陈涌泉向各省剧协提出了几个重要方面:第一是“知所从来”。各级剧协要提高站位,树立自信,高度重视小梅花活动的重大意义。为戏曲事业培养未来接班人,毫无疑问是小梅花的重要意义之一,但从更深层次上看远不止如此。习近平总书记在6月2日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顽强生存和不断发展,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在少儿中普及我们的民族文化戏曲艺术,就是在赓续中华文明,建设中华传统文化。戏曲具有其他艺术不可替代的强大凝聚力,保证了我们中华民族自始至终强大和团结统一。戏曲高度的综合性、程式化和诗性等特点充分证明戏曲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孕育出的智慧结晶。戏曲是中华文化的艺术瑰宝,而戏曲传承关键在人,关键在于要从娃娃抓起。戏曲是美育的重要抓手,因为它的综合性,既可以让少儿得到心灵的启迪,又可以得到直接的、综合的美的感受。美育不只是对审美的培养,更是对少儿心灵和人格的美好塑造,塑造孩子们的美好人生和未来发展。曾经扫除文盲工作很重要,而当下扫除“美盲”、激发孩子们发现美的眼睛,以及对精神上真善美的追求,是我们当代的重要课题。只有帮助广大少儿认识美,感知美,发现美,最终能够创造美,未来的国家和社会才会更加美好。这就是赋予全国戏剧人新的文化使命,由此,可以看出“小梅花”的重大意义。第二是“思所将往”。各级剧协要创新思路,做大做强,积极提升小梅花活动的工作方法。要广泛动员各省艺术家们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走进学校配合、支持老师们进行戏曲普及工作。中华文明有五个特性,即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而这五个特性都在中国戏曲艺术中有鲜明体现,因此中国戏曲不只是一门艺术,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载体,情感的纽带,只要是华夏子孙,无论身处何地,听到戏曲的乡音,都能够唤起乡愁,得到精神的鼓舞。要充分发挥戏曲的特性,与时俱进,革故鼎新,做好新时代的戏曲发展事业。未来,中国剧协也会加大对老师们的支持和帮助。第三是 “明所归依”。小梅花活动将永远需要各省、各市、各区剧协的大力支持。未来的活动,中国剧协都将征求各省的宝贵建议,让各省更多参与进来。期待各省把最优秀的戏曲人和剧目推荐上来,让高质量的剧目汇聚于此。未来将继续延伸工作手臂,扩大服务范围,覆盖更多剧种和戏曲团体,只要是优秀的剧目,都将广泛吸纳、广泛支持,充分保护戏曲艺术的剧种多样性。最后,陈涌泉表示,戏曲作为民族精神的载体、民族情感的纽带、民族智慧的结晶、民族艺术的瑰宝,对传播传统戏曲文化,树立中华文化自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各级剧协要不忘初心、勇担使命,努力做好全国戏剧工作者的“娘家人”,共同努力,共铸辉煌。
本次研讨会上,各位嘉宾畅所欲言,分享了各省开展少儿戏曲工作中的新气象、新举措、新成果,同时提出了很多具有经验性、建设性、时代性的宝贵建议,充分展现了各省对“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的积极性。第二届“中国戏剧小梅花人才培养与发展研讨会”是27年以来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又一次有意义、有目标、有导向的交流,也为赓续中华文明传统文化,彰显中华民族文化自信作出了重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