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里来正月正 贵州龙里赏花灯——龙里县“太平花灯”一览
花灯戏——一种古老的民间戏曲剧种。黔中腹地龙里县民间花灯文化资源丰富,其中以传承于龙山镇下麻若组的“太平花灯”最具有代表性,于2019年列入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据龙里县龙山镇下麻若刘氏族谱载,其先祖徐州人刘明德从军,于明洪武四年随沐英入黔后辗转定居于下麻若,花灯由此传入。据记载,《打龙袍》被称为麻若花灯戏“戏母”。宋仁宗皇帝认回生母之后,许下灯愿,治好母后眼疾。麻若花灯台词“仁宗皇帝登龙位,国母娘娘痛眼睛,许下三千六百盏,许下三千六百灯”即指此事。
按麻若花灯历代单传的排辈,自桂氏祖师起,已历17代以上,可上溯至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祖师桂氏葬于今龙山镇草原社区下麻若寨旁,后人祀碑刻“桂老先师”。在周边多支花灯队伍中,主要师承于下麻若“太平花灯”的有七八支,曾在下麻若修建有一处花灯戏台。20世纪80年代初,龙里县文化部门调查地方花灯历史文化,从龙里县北部地区追根溯源,线索理到下麻若结束,推定麻若为龙里地区花灯的主要发源地,也是龙里地区“太平花灯”的主流。
下麻若“太平花灯”演员均为男性,女性角色均是男扮女装。其表演形式及内容,有开脸谱的“生旦净丑”剧唱,有古今文武的戏曲表演,有台上台下的人员互动,有沿村祈福的走访巡演;扇子耍法有大小花扇、交扇、盖扇、扑蝶扇等;身段招式有犀牛望月、膝上栽花、黄龙缠腰、海底捞月、雪花盖顶、岩鹰展翅等;伴奏乐器分文、武场面,主要有鼓、钹、锣等打击乐器及二胡、月琴等弦乐器;调子唱腔达30多种。
经统计,历史戏目有《打龙袍》《截江救主》《大战芦花荡》《千里走单骑》《收董平》《临潼救驾》《天水关》《五台会兄》《白娘关》《八郎回营》《四郎探母》《三气周瑜》《王瑛叹山》《八仙图》《古城相会》《云端救难》《辕门斩子》等20余部;民间剧目有《邱二傻渡船》《二怕》《四怕滚灯》《刘三妹挑水》《王乡约许亲》《借亲配》《黑苗读书》《金梭银线》《李子英下京》《三讨亲》《王妈妈许亲》《王化开屠》《二女偷桃》《二女争夫》等15部;花灯曲目有《正月节气是新年》《一进贵府九重街》《正月好唱祝英台》《正月里来好唱花》《正月里来梅花开》《正月荷包绣起头》《一杯酒儿进门来》《苏小姐苏小脚》《正月劝夫读圣贤》《正月寒梅报立春》《八月桂花香》《一更阳雀叫悠悠》《进了主家一重门》《正月打马下四川》《一字原来一条枪》等30多支;另有采茶12堂和开财门多套。
下麻若太平花灯活动时间主要是每年正月初一至十六,开头和结尾都要举行亮灯和化灯(下河)仪式。其间,花灯队还以“打帖子”的形式到各村寨巡演,除了戏台上的表演外,主要还有一些迎春祈福活动。20世纪70至80年代,下麻若花灯巡演盛极一时。外村为了请到花灯队,强行抢花灯的事时有发生。有时到了开春打田下种季节,花灯队还在外出表演,因为外地村寨接灯热情高涨,不放花灯队回家。到贵阳地区表演,曾出现千人塞巷,观众久不离场的情况。平时若有需要,花灯队一年四季均可演出,如组织到旅游区为游客表演,参加“多彩贵州”活动以及县广场文化演出活动等。
下麻若花灯传承人刘江、朱从华、朱永兴等打破传男不传女的传统,早年即在政府有关部门的扶持下,成立宣传队,培养男女演员。结合时代精神改编传统剧目,以群众喜闻乐见的表演形式,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普及科学知识,提高群众的综合素质,尤其大力推进花灯传承进入校园,期望能打造出另一番天地。龙里太平花灯普法情景剧《大人大人,稍安勿躁》荣获全国法院第十届"金法槌奖"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