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文联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联动态 > 详情

不辜负这个“群山沸腾”的时代

贵州宣传 | 2024-07-11 13:37
以贵州铜仁万山转型发展为蓝本的电视剧《沸腾的群山》,7月2日在央视电视剧频道首播收视率达到0.8309%,市占率达到6.4839%,位居后黄金时段排行榜榜首。

图片

该剧通过塑造鲜活的人物和营造真实的环境,展现了在从“群山冰封”到“群山蝶变”的过程中,新一代基层干部走过风霜雪雨、创造人间奇迹、推动中国“汞都”实现从资源枯竭到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过程,向我们传递了这样一种声音:不要辜负这个“群山沸腾”的时代。
“群山沸腾”之前,面临的严峻挑战是“群山冰封”。
因拥有汞矿而富甲一方的丹山,随着汞矿在新世纪之初政策性破产而关闭,曾经繁荣一时的丹山,一夜之间仿佛被抽干了灵魂,汞矿工人的生活长期陷入困境。2008年,一场百年不遇的雪凝灾害,让丹山人的心低落到了一个冰点,加之诸多历史遗留问题的淤积,导致老百姓的情绪彻底爆发。
漫天飞雪中,满满一车的上访户正在被接回来,每个人都装满了一肚子的委屈,要讨个说法。道路不通,进不了货,街坊邻居缺吃少喝,粮油店的货架上空空如也。大雪压顶,没分到安置房、仍住在工棚的刘迎香家顶棚垮塌,砸伤了一家老小。种香菇卖不出去,张长生欠了一屁股债被妻子数落,男儿独自流泪。乡亲们的委屈还没说完,暴风雪又摧毁了电缆,全城陷入一片漆黑。抢修电力分秒必争,工程车却掉到了沟里,工人们只好扛着设备徒步上山。天寒地冻,城里车祸不断,交通几近瘫痪。遥远的小山村,留守老人发高烧,留守儿童挨冻,却被大雪封山挡住了出路。
图片
电视剧《沸腾的群山》剧照。
开局就是“困难模式”,一时之间,无数棘手的问题,像漫天飞雪一样砸过来,该如何应对?我们看到,丹山区常务副区长冯白杨、汞矿社区管理局局长周本才、挂职干部林芳菲等一批基层干部,冲在第一线、挺在最前沿,用脚步丈量冰雪,跟时间抢“时间”,生动诠释了什么叫做危难时刻见担当。
“群山沸腾”,迫切需要来一场破冰之行、融冰之旅。
在大风大浪中,冯白杨临危受命,如何做到既当好指挥员,又当好战斗员,既能见招拆招,又要未雨绸缪,他展现出了作为领导干部应有的领导力、智慧与决断。面对群众的种种诉求,他没有选择回避,而是主动迎战、正面接招,敞开政府大门迎接群众,与群众推心置腹,让群众将困难讲清楚,帮群众把办法想出来。面对市场物资短缺、百姓怨声载道,冯白杨当场拍板,政府负责保障道路畅通,商贩负责3天后开门营业,“你们做好你的,我做好我的,各尽其责”。大雪压境,冯白杨没有退缩,他身先士卒,背着救灾物资率队去了最偏远的黄道乡,“唤醒”关门闭户地躲在乡政府围炉烤火的干部,组织党员干部上冰山、下雪峡,不让一户群众因灾受困。

图片

电视剧《沸腾的群山》剧照。
突发事件和重大危机,是考验人、检验人的时候,也是锻炼人、造就人的时候。挂职干部林芳菲,本可以年后上任,不必趟“浑水”,却毫不犹豫地选择成为了“风雪日归人”。汞矿社区管理局局长周本才,生于斯长于斯,对辖区群众知根知底,既要承受上级压力,还要面对群众怨气,却甘当“受气包”,始终埋头干事,一心帮工友们解决问题。一个又一个、一批又一批的党员领导干部,以钉钉子精神将正确政绩观落到实处,齐心协力推动这座冰封的城市在冰天雪地里“重启”。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剧中,作为丹山区党政一把手的区委书记李树华和区长吴青松,却没有经受住考验。面对汞矿职工的围堵,他们想的不是第一时间和群众脸对脸、面对面,而是坐在高楼大屋中“遥控”指挥;不是实打实回应群众诉求,而是寄希望于有什么办法能够快速见效地将群众安抚下来、糊弄回去;不是去思考怎么从根子上解决长期历史遗留问题,而是以“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的思维,想将汞矿职工围堵国家机关的责任焊死在周本才一个人的头上。当上访的汞矿职工迟迟不散,他们俩甚至想将周本才免职,给群众一个“交代”。
对于这样的错误思维,冯白杨以鲜明的斗争精神予以回应:“如果你睡在床上,你的心里面老是担心这房顶会不会塌下来,你能睡得安稳吗?如果长期以来,这种情绪一直积压在心里,那你说这个人心会不会愤怒呢?会不会和他们下面那些人一样,有这样的诉求呢?”
让区委书记和区长始料未及的是,当群众得知周本才要被免职,并没有幸灾乐祸,而是坚决反对。群众心中有杆秤,谁在为他们说话,谁在为他们干事,他们心如明镜,哪怕是之前看起来不讲理的上访户黄大跃,也能说出“你们别把我们当傻瓜”这样的话。最终,渎职不作为的区委书记和区长双双被撤职,为自己的错误政绩观付出了代价,而冯白杨得到了组织的认可升任区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要“解决好政绩为谁而树、树什么样的政绩、靠什么树政绩的问题”。一名领导干部,如果只想争功不想揽过,天天坐在办公室不直面群众,心里还有那么多私心杂念,又怎么可能和老百姓共情呢?当干部的靠什么才能“沸腾群山”?靠的就是“丹心付丹山”。
剧中有这样一个一闪而过的细节,刘迎香雪夜上访归来,问题并没有当即得到解决,她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她吃饭的大碗上镌刻着“惜缘”两个字。这两个字,是给谁看的?就是给我们党员干部看的。当干部的要“惜缘”而不是“随缘”,好干部更要有“群众缘”,要珍惜群众对我们的信任,莫给群众开“空头支票”。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
干部心中有人民,人民心中有信仰。在大灾大难面前,群众就会愿意和干部们并肩攻难关、齐心赴征程。冯老矿长宁肯在家砸冰化水,也不愿和街坊争抢政府送的水。张长生上访没解决问题,转身就加入了夜间巡查队。刘迎香家顶棚垮塌,工友们第一时间站出来抢修。当党群连心、干群融合,这座城市终于挺过了肆虐的暴风雪,迎来了漫天的彩虹。
群山到底怎么才能“沸腾”呢?破冰、融冰,让丹山这座城市回到暴风雪之前的原点,问题的关键在于,怎么给这座城市的发展添把火。
在剧中,我们看到,以麻守正书记、冯白杨区长为代表的基层干部,没有停留在抗凝成功的功劳簿上,而是马不停蹄地为这个城市思考和寻找新的出路。一方面,加紧修建安置房,解决长期历史遗留问题;另一方面,积极申报资源枯竭型城市,争取国家项目资金支持。一方面,协调当地金融机构强化惠农贷款支持,增强金融“输血”能力;另一方面,利用汞资源发展文旅产业,想方设法引进龙头企业提高土地产能,增强城市发展“造血”功能,探索丹山可持续发展的新路。

图片

电视剧《沸腾的群山》剧照。
党委政府在行动,人民群众不懈怠。下岗职工张长生,开过租碟店,办过养鸡场,种过香菇,一件也没干成,创业之心依然不灭。从丹山走出去的商业精英郭兴东,雪凝之际返乡创业,押上全部身家研发汞触媒技术,资金链差点断裂。汞矿退休总工林秉义,为让丹山汞矿再创辉煌重新出山,像年轻人一样战斗,把自己累进了医院。整个城市的创业之志就这样熊熊燃烧,群山,就这样“沸腾”起来了。
在真实的语境中,2001年万山区汞矿破产时,财政总收入仅为320万元,且全部来自于农业税。那时候的万山一产滞后,二产的主体工业破产,三产几乎没有。2023年底,万山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9.20亿元。从过去资源枯竭的矿山,到现在的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从曾经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汞矿开采和冶炼基地,到如今全国最大的朱砂工艺品加工和集散中心;从单一产业,到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从工矿特区,到国家资源型地区可持续发展示范区的跨越……一座当年被认为已经“掏空了”的城市,在成功转型中找回了发展自信、恢复了昔日荣光。
群山为什么而“沸腾”?是因为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关心厚爱,因为有无数党员领导干部怀着“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一茬接着一茬干,有人民群众的信赖、支持和不懈奋斗。一群又一群的奋斗者,就这样走向了舞台的中央,成为了历史的见证者,更成为了历史的创造者。
“群山沸腾”,最“沸腾”的是人心。
影视是时代的缩影,荧幕上跳动的一帧帧画面,那是多少人走过的深刻时代。时代的激流,青春的理想,不屈的奋斗,绘就了丹山转型发展的锦绣图景。当我们走入《沸腾的群山》,重温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很多人不仅看到了基层干部敬业奉献、守正创新,带领群众谋发展、求突破的新时代精神风貌,看到了不甘落后的志气、一往无前的锐气、知重负重的勇气,更看到了自己的故事。
图片

铜仁市万山区朱砂古镇景区。

当我们走出《沸腾的群山》,今日的贵州,万桥飞架、大道纵横,已经铺陈起了千沟万壑之上的高速平原。高原“醒了”,高原“沸腾”了,贵州高质量发展其时已至、其势已成,正在生动演绎中国式现代化贵州篇章。在这个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新时代,我们又怎么能辜负这个“群山沸腾”的时代呢?
“黔”程似锦,你我当“燃”不让
(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