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沸腾的群山》:年代剧的新篇章与现实主义的深度探索
在众多电视剧中,年代剧以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人文情怀,一直深受观众喜爱。近期,央视八套播出的28集年代剧《沸腾的群山》以其紧凑的剧情、精湛的演技和深刻的主题,再次证明了年代剧的魅力。 该剧由中央电视台、贵州省委宣传部、湖北省委宣传部、武汉传奇人影视艺术有限公司、贵州万山红遍传媒有限责任公司等共同出品,由贵州知名作家欧阳黔森担任总编剧和总制片人、著名导演张多福执导,青年演员保剑锋、张俪主演,何政军等老戏骨特约主演,共同演绎了近20年来,在党的领导下基层领导干部艰苦奋斗、排除万难,带领人民群众开展工业改革、治理生态环境、推动资源融合转型并追求美好生活的感人故事。
首先,从剧情和题材来看,《沸腾的群山》是首部聚焦“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升级”的当代工业剧,同时也是一部蕴含时代精神的“年代剧”。它根据贵州万山区产业转型的真实事件改编,以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困境为切入点,以“汞都”贵州丹山区委、区政府坚持转型升级、改革创新的历程为主线,讲述了丹山在短短10年里,从资源枯竭的窘境逐步迈向绿色崛起的浴火重生的历史巨变。在艺术表现层面,该剧使用纪实手法讲述了万山区从资源枯竭到各产业协同发展的蝶变,凸显出符合新时代特征的现实主义创作风格。在纪实手法的外表下,该剧还巧妙地将个人命运与时代变迁相结合,通过冯白杨等艺术角色的奋斗历程,展现了新时期以来基层干部群众谋发展、求突破,以追求幸福生活的决心、智慧和勇气努力奋斗。 在艺术形式上,《沸腾的群山》在叙事上采用了多线并进的结构,将宏观的时代变迁与微观的个体命运紧密相连。剧中的每一个故事线索都如同一条条涓涓细流,汇聚成一片情感的汪洋大海。这种叙事手法不仅增加了剧情的张力,也让观众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人物内心的喜怒哀乐。从故事线索上看,该剧剧情紧凑、故事情节设置贴合新媒体时代受众的欣赏特点,情节关联的叙事单元有机串联,内容形式富有开创性,各个小故事线索之间的关联度,让本剧形成类似于“微短剧”式的“戏剧张力结构”,例如电视剧开篇冯白杨化解矿工“上访”的情节,充满了短视频时代影像内容生产的戏剧张力,因而能够成功吸引年轻观众的注意力。
在演员表现方面,《沸腾的群山》可谓星光熠熠。保剑锋、张俪等实力派演员的加盟,为该剧增色不少,提升了该剧的思想艺术价值。保剑锋饰演的区长冯白杨形象鲜明,在他身上既体现出党的基层干部的朴实无华与实事求是,也凸显出不同时代勇于担当的改革者们的那种坚定和果敢。他的表演无需刻意飙戏,便已将角色立得稳稳当当,体现了青年演员的艺术修养。张俪则成功塑造了一个既有力量感又不失温柔的女干部的形象,在角色类型的创作上,她也在已有的荧幕形象上做出了大胆的突破和改进,因而能够赢得观众的喜爱。何政军等老戏骨的表演稳重而生动,支撑了该剧人物群像塑造的艺术基调。此外,剧中的一些配角也表现出色,如潘宏梁饰演的矿工形象也深入人心,展现了年代剧人物群像的纵深感与艺术魅力。 在思想艺术深度的表达方面,《沸腾的群山》无疑是一部符合艺术创作审美追求的现实主义力作。该剧通过讲述万山区的转型故事,探讨了资源枯竭型城市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这一主题不仅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也引发了观众对现实问题诸如产业升级转型、生态环境治理、老城区改造等的思考。同时,该剧还展现了基层干部和普通民众在困境中的奋斗精神,传递了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在制作方面,《沸腾的群山》同样表现出了高水准。无论是场景的搭建、服装的设计,还是音乐的配合,都体现出了制作团队的匠心独运。这些细节的处理不仅增强了剧集的真实感,也提升了整体的艺术品位,使得该剧的思想艺术性得到了升华。
《沸腾的群山》充分继承了年代剧和工业改革剧的优势资源,并能够贴合新时代社会文化实践的内在价值要求,是一部较为成功的现实题材艺术作品。总体而言,《沸腾的群山》作为一部直面工业升级转型的题材内容、富有戏剧张力和时代特色的年代剧,在剧情内容、艺术形式、角色表演以及主题深度等方面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大胆触碰社会升级转型中的热点、焦点甚至痛点,以纪实手法呈现基层社会生活和时代风貌,以此铺展和阐述新时代语境下社会文化实践的精神内涵,是该剧最大的特色。由此,该剧以其独特的视角、深刻的主题与入木三分的艺术刻画,为年代剧的发展转型另辟蹊径,也因其对于改革和发展的新时代主题的深度展示而拓宽了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的艺术表现力。
在肯定《沸腾的群山》艺术成就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年代类型剧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和机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观众审美水平的提高,电视剧艺术的媒介呈现方式迎来了巨变,因此它就需要在内容、形式和审美层面不断创新和突破,由此才能保持独特魅力、生命力和吸引力,产生类似于《父母爱情》《人世间》那样的年代剧艺术经典。新时代、新风貌、新文化,我们也期待在贵州本土化与现代化结合艺术创作实践中,艺术家们能够创作出更多像《沸腾的群山》这样的优秀作品,为影视艺术和创新和表达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作者鲍远福,为贵州民族大学传媒学院 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文艺家评论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