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四个一批”推进文艺赋能乡村振兴
近年来,黔东南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充分发挥文军的优势和作用,组织创作大量文艺精品等,为乡村振兴提供文化动能。2024年3月,黔东南州在全国文联组联工作会暨文艺助力乡村振兴现场会上作典型经验交流发言。
一是建好一批机制。建立外引内联机制,聚焦自然珍宝、文化瑰宝“两个宝贝”开展文艺创作,并在多地进行文艺交流宣传。邀请国家级和广东省及本省作协、民协、音协等单位赴黔东南开展文艺创作和交流活动,有效提升黔东南文化品位。建采风创作机制,采取“政府引导、文联协调、市场运作、群众参与”模式,自2017年以来建设35个文艺采风创作基地,推进采风基地与保护传统村落、培育文创企业、促进全域旅游等结合发展。建立工作推进机制,按照《黔东南州文联深化改革方案》要求,通过配强党组领导班子,成立文艺创作中心,创建“文联千万家·艺美黔东南”党建品牌等举措,有效提升文艺服务质效。
二是搭好一批平台。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州县联建4个文化助推乡村振兴示范点,在凯里市青曼苗寨建成伍略文学馆,在榕江县空申村开展文艺创作,在雷山县白岩村建立“全国生态文学创作基地”等。全面优化文学刊物《杉乡文学》,使其成为黔东南的一张文化名片。办好《黔东南诗词》内刊,出版《亮江流域屯堡文化》《黔东南诗三百首》等。州县联合举办首届黔东南州民族文学奖评审、首届“苗岭生态文学”征文大赛、廉政文化征文大赛等系列活动,达到出人才、出精品、助振兴目的。
三是育好一批人才。出台文艺事业五年发展规划和文艺人才五年培养计划,统筹完善培养机制,着力培育有信仰、有担当、有力量的黔东南文军。创新激励管理机制,建立文艺人才库,把文艺人才纳入全州人才库进行统一管理。截至目前,州级文艺人才库共有232人。创新会员培养模式,主动为会员提供锻炼机会和成长平台,截至2023年底,全州共有国家级会员176名,省级会员1271名,州级会员3139名。
四是出好一批成果。围绕“建国70周年”“建党百年”、党的二十大等重要历史节点和重大战略部署,创作《苗乡侗寨70年》《北京来的第一书记》《“村BA”:观察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窗口—台盘村乡村振兴故事》等系列文艺作品。与榕江、台江两县达成用文艺助推体育赛事意向性协议,积极组织文艺家深入挖掘“村超”“村BA”文化,助推赛事持续开展。配合打造“中国乡村旅游1号公路”旅游线路,组织创作《一路风景—中国乡村旅游一号公路的诗意旅游》等作品推进文旅融合;着力做好“文艺采风创作+旅游”产业文章,促进乡村旅游业发展。(黔东南州委改革办供稿)